▲怪獸煤礦露營區,位在尖石,由120縣道萊爾富右轉竹60縣道,順著竹60縣道,內灣過來約10分鐘吧!剛好位在左彎後的左邊,開車容易錯過,請留意左彎後右邊的這面招牌。
▲主人提醒,轎車最好迴轉後再上坡,避免底盤刮損或左側門邊A到門柱。
"復興煤礦"於民國40年開始開採,民國73年正式封閉,礦區經營歷時33年,昔日因本區煤層自然外露且品質極佳,加上台車鐵道及公路可直達礦場,鄰近還有內灣線鐵道作主要運輸系統,在當時成為尖石鄉最大煤礦開採區。
爾後由於礦脈開採逐漸枯竭,採礦人員及機具亦隨之外移,本礦區逐漸呈現廢棄狀態。近年來由於地方觀光產業的興起,復興礦場得以逐步修復,而再度呈現出昔日煤礦盛產時期的風貌。
現今復興煤礦園區,遊客可見昔日採礦的各種設備,以及載運煤礦的台車和軌道。可以漫步在煤礦園區內重新體驗當時復興礦採時礦工作使用的捲揚機、礦工宿舍、公共浴室、理髮部、辦公室等空間。
▲▼服務中心/礦工理髮部2帳。因應煤礦開採的地點偏遠、工作期間長,礦工多居住於礦區週邊,礦工理髮部主要提供在當地工作的礦工理髮的服務。
▲怪獸露營區及怪獸煤礦露營區的共同營主,不同於怪獸露營區屬於自家土地,怪獸煤礦露營區則是尖石鄉公所委託經營,這算BOT嗎?營主是鄉里望族,家族事業體龐大,露營區僅算是小小的興趣經營而已。家族擁有的營區至少有三、四處,有的已營運中,有的尚未開放,在這麼多營地中,營主自以為煤礦露營區最美,營區內擁有全台獨一無二的採礦人文風情。
▲復興礦坑口,已封閉。
▲復興一坑輸運設備 主要使用搬運煤礦用,操作時可藉由捲動纜繩將煤礦拉出礦坑,亦可運輸礦工進入礦坑內。
▲為維持礦場原貌,營位的規劃,就順著礦區建築與空地規劃,由前門往內看,大致呈現一個P字型。
▲草莓區8帳,營位後的建築物先後為風坑、礦區送風房、礦區電機房。
▲草莓區8帳/風坑
▲▼草莓區8帳/礦區送風房。
▲▼草莓區8帳/礦區送風房 因應礦坑深度達數百公尺,內部空氣混濁、含氧量低,因此送風房為提供礦坑內空氣交換的機械設備儲放室。
▲▼草莓區8帳
▲草莓區8帳 鐵軌都還在。
▲草莓區8帳/礦區電機房
▲草莓區8帳/礦區電機房 昔日主要提供復興礦場整體礦區的供電及電力系統系統設備,可確保礦區用電需求無虞。
▲話煤區3帳。
▲採礦捲揚機棚 礦區開採所使用的大型機具設備,主要使用於搬運煤礦用,操作時可藉由捲動纜繩將煤礦拉出礦坑,亦可運輸礦工進入礦坑內。
▲藍煤區,8帳,位在採礦捲揚機棚旁。
▲礦工宿舍(風雨教室)3帳及廣場4帳。
▲礦工宿舍(風雨教室)3帳。主要提供部份遠離家鄉來到礦場工作的礦工,為免去舟車往返耗費時間,而提供簡易的休憩空間。
▲▼礦工公共浴室 主要提供昔日在礦場工作的礦工一處盥洗空間。
▲乾淨。
營區看來就像是個美麗的公園,綠意盎然的環境下,充滿歷史人文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