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正在背一首古詩,聽來耳熟能詳,小賴想起,去年年末拍了一組照片,塵封在記憶卡裏,放了半年都沒有整理,今天拿出來看看。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去年2016年末,又是積了一堆假放也放不完。不怕放假,就怕放假花錢。刻意等了一個大晴天請假,非假日,一個人,一大早,苗栗火炎山健行去。
每年往返高速公路數十趟,路旁的山景,奇特而壯麗,每每吸引我的目光。總是想像從山上的角度下望這座山,是什麼樣的景象?數年前得知,原來,有一步道可以上山。
▲下高速公路,沿台13線往后里方向下山,橋下右邊私人停車場,停車計次,檳榔攤繳費。
▲非假日,沒人可問。涼亭方向有指標,不怕迷路。
路口警示,沒人理。大概是說,爬山得事先申請。上山前,特地先問爬過山的友人,回我:“蛤?”
坡度、路況,一般腳力即可,一路好走。
▲少有樹根盤據的山頭,想來土石相對鬆動,一路警示。
▲展望大甲溪,后里方向。
▲刻意挑了個藍天出門
▲500m
▲500公尺後,便可望遠處山景,看來不遠了。
500-1500間,往主幹道旁的小徑移動,大片黃土、裸石的山形呈現眼前,內心澎湃,不得不讚嘆造物主的創意。
▲站在邊坡旁,遠望等會兒要抵達的展望點,草木不生,都是卵形裸石,好像有句成語叫危如累卵是嗎?
▲雨水沖刷下,略帶肌肉感的山壁。
▲這片薄薄山璧,原來應是座小山吧?
▲應該也算絕景吧!可能還年輕?還不至於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一個人的午餐。
▲二公里左右,路稍難行,不是非走不可,沒有人要求我要走完,折返。
▲遠望三義銅邏方向,想像,這位置四五月的桐花,應該也很精彩吧?
回程再望一回怪石嶙峋山谷,心滿意足,回家吧。